从市树到药用,由药用到药源

作者:跨越三军 始终如医 张学斌 悟性灵感创造

参与文化科普

编者的话:

在某种意义上说,无需在中西医理论上“硬结合”,而应尽力找到“突破点”,中草药是中西医学融合发展的基点之一。青蒿素是最经典的案例。它既源于中药理论,又被现代医学所赞许。

从市树到药用由药用到药源

实话实说,对于市树市花之类的常识,作者此前近乎于零。但这里又一点不虚说,即步入夏季以来,每每看到遍布京城的国槐满树飘香,旋即猜想,国槐是不是北京的市树啊?于是,就赶紧在网上搜索,果不然,国槐正是北京的市树之一。于是,也就有了如下的话题——从市树到药用,由药用到药源。再从药源到药用,从广泛药用到精准效应。

北京的市树

市花、市树作为城市的代表花卉、树木,通常是该城市的常见品种,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那首都北京的市花、市树是什么?1987年,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市政府建议,确定月季、菊花为北京的市花,北京的市树有两种:国槐和侧柏。

其中,国槐是中国槐的简称。古人把皇宫称槐宸,宫廷称槐掖;宰辅大臣叫槐宰、槐岳、槐卿;赞誉公卿德高望重则称槐望。

国槐原产于中国,全国各地都有栽种,华北和黄土高原地区最为常见,是良好的绿化树种,常作庭荫树和行道树,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里,北京城内都种植有大量国槐,紫禁十八槐、景山“罪槐”、陶然亭古槐等一大批名槐,是古都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也因此被推举为北京的市树。

国槐(花)的药用

1、凉血止血

国槐花味道清香是一种性质含量的存在,它能入肝经和大肠经,具有清热凉血的中药作用,它对人类的各种血热妄行有明显治疗作用,在人们出现大便带血,痔疮带血以及血痢还有吐血等症时及时服用国槐花就能起到特别明显的治疗作用。

2、清肝泻火

国槐花还是一种能清肝泻火的中药材,它对人类因肝火上亢导致的目赤肿痛和头痛眩晕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把适量的国槐花加清水煎汤服用,也能把它与其他清肝泻火的中药材搭配在一起服用,用药后患者不适症状能明显减轻。

3、预防中风

国槐花对人类心血管有明显保护作用,它还有丰富的芦丁,这种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增强人体的毛细血管的韧性与通透性,而且能提高血管壁的弹性,他能促进血液循环,也能防止血管破裂更能防止血小板凝结成块,能降低人体动脉硬化和血栓以及中风的发病率。

4、抗菌消炎

国槐花中还有大量的芸香苷和槐花二醇以及丰富的鞣质,这些物质都是天然药用成分,它们具有超强的抗炎能力,能阻止细菌和病毒在人体内滋生繁殖,更能消灭多种皮肤真菌,能防止各种癣症,皮炎等不良症状出现,平时经常用那泡水喝,能增强人体的抗菌抗炎能力,也能降低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

药源之常识

在时起彼伏的有关中西医的大讨论中,尽管人们对中医籍里中某些药方药理依据“取象比类、以形补形”的认知和实践持有异议,但无论从临床的实际效应,或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中草药的药用价值还是被普遍认可的。这主要基于人们对药源所形成的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草药是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基点之一。

就现有药物来说,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两大类。

(一)天然药物 均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经加工精制或提炼而做药用,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等药物。

(1) 植物性药物: 本类药物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加工制成,例如健胃药龙胆末是由植物龙胆的根、茎制成。

本类药物来源极广,应用历史最长,我国自古即有“百草皆为药”的说法,历代“本草”中所收载的药物均以植物性药物为最多。

(2) 动物性药物: 是利用动物或动物的组织器官经加工或提炼制成。如全蝎、蝉蜕、胃蛋白酶、胎盘组织液等。

(3) 矿物性药物:是直接利用原矿物或其制成品。 常用的有钠、钾、铵、锦、镁、铺、砷、铁、银、铜、祕等与酸生成的盐类及氧化物等。它们的药名就是化学名,一提药名就可知道它们的化学组成,如氯化钠等。

(4) 微生物类药物: 是从某些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又称抗生素或抗菌素。如青霉素是从数种青霉菌的培养液中获得,链霉素是从灰色链丝菌的培养液中获得。

(5) 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为基础制成的一类药品,其中包括供预防传染病用的菌苗、疫苗和类毒素;供治疗或紧急预防用的抗病血清和抗毒素以及供诊断用的各种诊断液。

() 人工合成药物 这类药物的来源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可根据药物化工技术的发展而大量合成新产品。 一般说,它的优点是产品质量基本一致,药品的疗效较高而奏效较快,体积小,便于保存和运输。

其主要缺点是,副作用一般比较明显,不宜长期服用。 近華来,在合成的新药中抗寄生虫药比较突出,它正朝着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价廉、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且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青蒿(素)之启发

青蒿素,就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其分子式为C15H22O5。 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那么,如此药源充足的国槐资源,可否借青蒿素之启发对国槐花进行更多更精准的研究,以提取其更有效的成分?那自然是化学家与药学家合作的事了。但,我们期待着……

2020.07.20

农历五月三十

北京.HF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