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为何如此狡猾?
新型冠状病毒为何如此狡猾?
彭银华走了
继李文亮、林正华、柳帆、刘明智等人之后
对作者而言
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同胞
还是我们的同行
彭银华——
年轻,体壮
西药,中药
甚至血浆疗法
救治27天
都没能挽回他们年轻的生命
实感慨——
不是病毒的强大
就是人类的无能
反正
总有一方得认输
......
这是摘自作者昨日发表的《医者阵亡 家国之殇》中的文字片段,只不过根据需要做了些词句重组,就权当“引言”吧。疫情当下,同胞伤亡,心有不甘。新型冠状病毒为何如此“狡猾”?始终萦绕于心中。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这场令人始料未及的疫情,打乱了国人对鼠年的憧憬,不断滚动的疫情播报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很多人之所以表现出强烈的担忧,是因为迄今为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们连“对手”的底细还没有摸清。所以,不光普通百姓疑虑重重,就连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凝视着显微镜下的图像、在不断探索其神秘的过程中,亦不时地感叹着新型冠状病毒之“狡猾”(甚至称之为“流氓病毒”)。由于没人知道它具体从何处开始,也没人敢断定它终将如何结束,因此只能说,科学家们也在日夜兼程地奔忙在探究的路上......
那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其中又有哪些问题已经在医学界达成共识?更急迫的是,有哪些科学知识和医学常识有助于人们打好这场“战疫”?
大家之所以感到困惑、甚至少数人会有某种程度的恐慌,是基于人们看到的现象或接受到的某些信息。比如,为什么有的人感染1天后就会发病?也有将近一个月才显露症状?还有的,为什么只是带毒者(自己无症状,却可传染人)?尤其是在为牺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痛惜不已的同时,人们总是会想“为什么都是那么年轻、干预又是那么及时、又在那么好的救治条件下,可他们最终还是走了......”
下面,作者试图结合官方公布的有关资料,并利用“病毒潜伏期”和“传染流程”的概念来阐述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复杂性。
首先说,新型冠状病毒之所以“狡猾”,就在于其潜伏期并非安全期。由于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播能力,所以具有传染性的时间较长。1月26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观察情况看,病毒潜伏期大约在10天左右,最短的潜伏期1天,最长的潜伏期14天。并特别需要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就具有传染性,这与SARS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个特点是症状隐蔽。随着疫情扩散,中国各地开始出现无症状感染者,即无临床症状,但病毒检测呈阳性。比如,早在2月3日,已有辽宁、浙江、山东等至少7地出现无症状感染者。
2月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五版诊疗方案中,首次提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2月9日,一名广西医师被确诊感染,其在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后,曾连续16天未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
接着,正当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无症状的感染,进而了冠状病毒患者时,病毒狡猾使得核酸检测“假阴性”现象频发。在“时间节点”上,随着肺部感染,大量病毒在肺里繁殖释放,造成肺部炎症。这时上呼吸道的病毒量有可能就少了,因为呼吸道黏膜本身有一定免疫状态。由于天然免疫发挥了作用,此时如行上呼吸道检测有可能就是阴性。
此外,面对狡猾的病毒,人们对易感人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比如“儿童究竟易不易感?”是在疫情发生之初就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一版诊疗方案中,提出“患者年龄集中在40—60岁,暂未发现儿童患者”。
其后,随着9岁至9个月的幼儿患者相继出现,诊疗方案第四版增加在易感人群中增加“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第五版则删除了后一句,只保留“人群普遍易感”,其间意义不言而喻。
最后,中国国家卫健委1月27日发布的第四版诊疗方案中,首次增加对“潜伏期”的描述,指出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为3至7天,最长不超过14天。
上面说的多是从潜伏期的角度,谈人们在认识这次疫情道路上的曲折性。如果从病毒感染人体的“时间节点”上分析,可以清楚发现:新冠病毒尚在体外时,就开始寻找着进入人体的机会(即所需的细胞受体)。这也是人体与病毒抗衡的过程。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病毒不是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吗,它为什么会通过飞沫传播,难道说我们会喷出口腔粘膜细胞?可以肯定地说,飞沫确实可以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呼吸道出血时还可以含有血细胞),但这并不是那么重要。即便病毒在脱离活细胞后,仍可一段时间内保持感染力。所以,感染者的血液、唾液等体液和排泄物里会含有一些具有感染力的病毒。至于具体传播后面还有详细阐述。
它们遭到阻击的第一道天然阻碍是,人体含有大量黏膜细胞的眼皮、口腔和鼻腔。病毒可以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到人体咽喉,从而进一步蔓延至气管及更细的支气管,进而到达肺泡,形成肺组织感染。
然而,这一切并非在瞬间发生,它自然也有特定的“入侵流程”。
大体上讲,潜伏期过后,症状开始显现。当病毒蔓延至气管,进而抵达肺泡之后,人们开始产生干咳症状和胸闷的感觉。
如果病人出现干咳症状,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病毒突破气管、支气管部位的防线,侵入到了肺泡。此刻,肺泡部位的免疫细胞,同样会被激活。随着免疫细胞激活,炎症因子释放,人们的体温上升,出现发烧、肌肉关节酸痛。
其实,发热反应实属于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机体一方面机体通过升高体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另一方面,温度升高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防御能力。因此,发烧、干咳、胸闷等症状成为判断新冠肺炎的初步依据。
但在生活中,作者注意到,许多育儿的妈妈们,由于缺乏对发热机制的了解,孩子一旦发热就即刻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或请求医生上降温措施。更有的基层医生,一方面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需求,二是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往往用“激素”给患儿退烧。岂不知,这样做不但不利于治病,在已有感染的患者身上,还可导致炎症扩散。更可悲的是,有的家长还把用激素“一针降温”的医生,看作是“技术不凡”的大夫。当然,对于发热(如超高的体温),适时降温,应另当别论。
“疫情传播流程”上的最后一环就是“传播”。新冠病毒传播方式多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虽有待进一步确认,但已引起公众高度警惕。不久前,科学家基于粪便已经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粪口传播途径的可能性依据在增加。
就飞沫传播而言,一次喷嚏中,可产生10000个以上的飞沫、且最远可达8米之外;咳嗽能产生1000个以上飞沫,最远可达6米;在人们平静地说话交谈中,每分钟大概会产生500粒飞沫。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的飞沫裹挟病毒,寻找着新的可进入人体的细胞受体。病毒一旦进入一个新的个体,上述“传播流程”即将再次从第一个节点起步。
总之,面对病毒的万般“狡猾”,人们会不断回想起那个直径在0.1微米左右的畸形圆球。人类在凝视病毒时,病毒也在凝视着人类,从而激励着人类自己不断加深对病毒的认识。从诊疗方案一版版出台,到专家发布会一次次举行,人们愈发清楚地感知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每加深一步,防控措施则会更加紧一层。因为,只有有效防护和早诊早治,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抗毒之道。
最后,在诸多的防护措施中,提醒大家,有必要重视一下如厕环节。即,除了便后洗手之外,用厕所后,一定要先把马桶盖上,然后再放水冲洗。因为,看似干净的马桶,其实细菌多到你难以想象。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纽约大学菲利普-泰尔诺博士指出,如果冲水时马桶盖打开,马桶内的瞬间气旋最高可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高达6米高的空气之中,并可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进而会落在墙壁上,甚至牙刷、毛巾上......